大冶资讯网

聊城人为何成了“慢牵牛”?

2023-09-01 05:47:56 来源:腾讯网


【资料图】

山东聊城人有个“慢牵牛”的称谓,意思大致是凡事沉得住气,慢慢腾腾。这有什么来历,目前已没有确切的说法,但这一称谓和大运河相关,应是确定无疑的。

历史上,大运河承载南北物资流通,两岸衍生出了许多商业重镇。聊城(东昌府、临清)是大运河山东段最重要的城市之一,运河经济也就成了其时聊城繁荣的重要基石。

“慢牵牛”的直接来源,是一句俗语“三个临清猴,不如一个莘县慢牵牛”。因此解析聊城“慢牵牛”,就要从“临清猴”入手。在北方,大运河船只动力靠的是纤夫,而聊城的纤夫多以莘县人为主。为了便于控制商船,临清钞关的地势比上下河段更高,纤夫拉起来格外艰难。这样,商人们在临清等船到完税,觉得船慢,就忍不住大骂“莘县慢牵牛”;而船家们看到货主站在高处指手画脚、抓耳挠腮,就以“临清猴”反嘲。最终商人再骂也是徒劳,于是有了“临清猴不如慢牵牛”这样直观的结论。

这也许只是斗嘴打趣。但实际上,在运河上讨生活,不管是商旅还是本地人,“慢”是必须的:商船经过聊城,那时没有审批事项压减,需要填写船单、货单,经钞关胥吏核实并计价定税,填写税单,审核后再到大堂缴纳商税,而后拿到“印票”,凭票过关;船主呈交船单,差役核实后发给“小票”,而后赴船厂房写单,赴钱柜缴纳船料钞,根据船的类型、梁头发给木箸,作为出关凭证,钞关一日两次收税放关。如此繁复的手续,一套程序走下来,短则三五天,长则十天左右。既然急也是白急,所以商人及相关从业者,索性喝茶饮酒、消遣玩乐,享受起慢生活,随之带动整个城市的节奏也慢了下来。

城市的独特经历,决定城市的特别风貌。聊城“慢牵牛”与很多例子可相映成趣:厦门是中国大城市中“慢生活”的代表之一,与当年延续的炮战关系很大:虽没有高强度的炮战,但毕竟动辄就会响起防空警报,人们哪怕手头再急的事情,也只能先躲进防空洞里再说,至于何时能出来就说不准了。长此以往,对“急”与“缓”的感觉就不一样了,不免让外人觉得是拿着磨叽当沉着。

关键词:

热门推荐